之前的14P太重了,今年标准版也支持了高刷,所以决定换回标准版,重量更轻,摄像头deck部份因为没有那么突出,更加不刮手了,体验更好了,爽啦!

不过用了一天半,我发现iOS26是越来越拉了,好多设计对不齐,各种圆角直角的跳变,这种设计问题是怎么被通过的啊?难道苹果的设计都被拉去枪毙了吗?
做人咧,最紧要系开心🥳
之前的14P太重了,今年标准版也支持了高刷,所以决定换回标准版,重量更轻,摄像头deck部份因为没有那么突出,更加不刮手了,体验更好了,爽啦!
不过用了一天半,我发现iOS26是越来越拉了,好多设计对不齐,各种圆角直角的跳变,这种设计问题是怎么被通过的啊?难道苹果的设计都被拉去枪毙了吗?
最近转型成了无情的流水线工程师,天天就是帮组里的同事编写构建流水线。
目前有个需求就是希望可以在流水线构建的过程中,指定自定义路径的引擎。
翻遍了整个Cocos文档和论坛,在Google上找了2-3个月都没找到2.X的项目,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在命令行构建的时候指定自定义引擎路径。3.X官方倒是给命令行新增了参数,用于指定自定义引擎的位置。
3.x可以通过–engine参数来手动指定引擎路径 https://docs.cocos.com/creator/3.8/manual/zh/editor/publish/publish-in-command-line.html
今天在翻看定制化引擎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个技巧,超级无敌简单。就是在项目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local文件夹,然后在里面设置一个settings.json,就可以轻松指定项目所使用的自定义引擎路径了。
我这里还写了个nodejs的脚本来辅助创建,分享给大家使用:
保存为customEnginePath.js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Parse command line arguments
const args = process.argv.slice(2);
let customEnginePath = null;
// Parse --path argument
for (let i = 0; i < args.length; i++) {
if (args[i] === '--path' && i + 1 < args.length) {
customEnginePath = args[i + 1];
break;
}
}
// Get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absolute path
const currentDir = process.cwd();
if (!customEnginePath) {
console.error('❌ Custom engine path required!');
}
// Build engine path - use custom path if provided, otherwise use default
const enginePath = path.resolve(customEnginePath);
// settings.json file path
const settingsPath = path.join(currentDir, 'local', 'settings.json');
try {
// Ensure local directory exists
const localDir = path.dirname(settingsPath);
if (!fs.existsSync(localDir)) {
fs.mkdirSync(localDir, { recursive: true });
console.log('📁 Created local directory');
}
// Create complete settings configuration object
const settings = {
"use-global-engine-setting": false,
"use-default-js-engine": false,
"js-engine-path": enginePath,
"use-default-cpp-engine": true,
"cpp-engine-path": ""
};
// Write configuration to file with beautiful formatting
const settingsContent = JSON.stringify(settings, null, 2);
fs.writeFileSync(settingsPath, settingsContent, 'utf8');
console.log('✅ Successfully generated/updated local/settings.json');
console.log(`📁 js-engine-path set to: ${enginePath}`);
console.log('🎯 Using custom engine path specified via --path argument');
// Show whether file was newly created
if (!fs.existsSync(settingsPath)) {
console.log('🆕 Created new settings.json file');
} else {
console.log('🔄 Updated existing settings.json file');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 Operation failed:', error.message);
console.log('💡 Please check file permissions or disk space');
}
使用方法:
在项目根目录下运行这个脚本
node customEnginePath.js --path=<Your Custom Engine Path>
使用CocosCreator构建的时候,就会自动使用你指定的引擎进行构建。
CocosCreator内看不到这个设置是正常的,构建的时候是会使用自定义引擎进行构建的。
如果运行完脚本,但是Creator内构建的时候会提示“The first argument muse be of type string or an instance of buffer xxxx”的,就是Creator的bug,要手动进自定义引擎的面板,勾选一下全局JS引擎,然后再取消勾选全局JS引擎,这样子Creator内构建才不会报错。
外观:深红色,气泡稀疏易消散。
闻香:浆果树莓,桶味
口感:沙口感弱
味道:前段是浆果类水果的酸,尾段有点酒花的涩感,但很快就消散了。
总结:很橙湾的味道,从头酸到尾,然后就没有别的味道了,度数不低8.1度,但178的价格,真的不如去喝醋,这支酒不推荐。
(虽然李哥说这这次的风格是兴趣使然,但上升空间真的挺大的,手头上还有一瓶,想要的可以找我拿)
Untapped:https://untp.beer/bdc887a780
最近抖音和小红书都在吹Sapporo和Yebisu,协会群里面也有几个老板在炒这个酒,于是自己去买了两排回来尝尝味,但是没喝出好喝的点在哪。
Sapporo黑标放大米已经是行业基操了,怎么连玉米淀粉都要加上,真够抠门的。Yebisu虽然是全麦芽,但也就是更加醇厚一点,不过不对比着喝也喝不出来。
对比着喝,能喝出来Sapporo应该是标榜苦味酒花的,只是我对此感觉马马虎虎,啤酒弄的这么苦,跟喝黄连水一样,以后再也不买了。平衡度还是三得利的万志好一点,香、醇、苦都很均衡,价格也算合理。
早上回味了一下,感觉这就是一场商业营销罢了,厂家造势,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去凑热闹。但实际喝起来其实也没跟本土酒厂拉出特别大的差距,特别是上次去喝过珠江啤酒的雪堡啤酒后,就愈发坚定我这个想法。咱们酿的大米啤和德式小麦啤酒一点都不比别人的差。
朋友最近去日本旅游,知道我钟爱啤酒,遂帮忙背了一罐三得利的大师之梦回来,作为手信赠予我,十分感谢朋友的关照。
外观:粽黄色,气泡绵密难消散。
闻香:淡淡的啤酒花的味道,无其他杂味。
口感:沙口感中弱。
味道:前段是小麦啤酒的麦香,接着是啤酒花的花香,收口是啤酒花的苦香。
总结:回归本源,纯粹的小麦啤酒,一点大米都不放,清爽干净。只可惜这么简单纯粹无科技的啤酒,现在都要被冠以“大师之梦”了,真够讽刺的。
Untapped:https://untp.beer/4jNpQ
PS:喝完才发现原来香港就有得卖,白背了😂
上一次的好物分享,还是3年前准备入职的时候。米家咖啡机陪我在深圳度过了3年,不过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被我发现了一个很不爽的地方。那就是胶囊咖啡机的通病,单次冲煮的咖啡液太少了,加牛奶的时候,很容易加太多奶,导致咖啡味都被冲淡了,始终不够外面卖的好喝。
最近在刷淘宝的信息流的时候,偶然被推送了这个商品,想着200多块钱也不贵,就买了个来试试看。没想到竟意料之外的好用,同时也间接解决了咖啡液与牛奶配比的痛点。
我归结下来的四个原因是:
这一点完美的解决了我的咖啡液与牛奶配比不平衡的问题,胶囊咖啡机的Espresso档是40ml,奶泡缸最少的刻度线是100ml,每次使用的时候,因为会有很多奶泡和一点点的牛奶,所以能稳定的将,咖啡液和牛奶的配比控制在1:2-1:3之间,刚好达到,即有牛奶的醇厚,也有咖啡香味的平衡点。
加热后的牛奶会更容易打发出奶泡,同时牛奶的醇香也会被激发出来,咖啡始终还得是热的比较好喝。虽然说牛奶可以依靠微波炉简单加热,也可以做到同一件事。但是全都集成在一块,懒人化的体验会更加舒服。
想象一个场景,你早上起床的时候,睡眼惺忪,脑袋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你只要从冰箱里掏出牛奶,倒到奶缸里,按动加热&搅拌的按钮,接着你就可以让机器自动运转,你自己只要去刷牙洗脸即可。弄完出来的时候,你再用胶囊机,做一杯Espresso,此时,温热的奶泡刚刚做好,你只要把奶泡倒进咖啡杯里,即可得到一杯媲美外卖咖啡店的拿铁。那是多爽的一件事啊,让自己在艰辛的工作中,找到一些内心的慰藉。
奶泡机的工作原理,超级简单。加热部分其实就是通过电加热板,使得奶缸升温。奶泡则是通过磁力搅拌,把空气打发到牛奶里面实现的。(跟外面咖啡店的意式咖啡机,原理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奶泡机只是效率比较低,比不上意式咖啡机,无法商用而已)
清洗的时候,因为奶缸和加热器是分离的,加热器基本不用清洁,实在是脏了,就拿块湿抹布擦一下就可以了。奶缸则是用清水冲洗,搭配百洁布擦一下杯底即可,几乎无工作量,临出门前,简单处理一下即可。
这个自带加热的奶泡机,居然只要210元,即可包邮到家。奶缸的做工不错,倒角做的很圆润,很有质感。相较之下,雀巢官方的600元,性价比立竿见影。
【淘宝】209+人已下单 https://e.tb.cn/h.hamhotwW9jQEk2B 「CAFEDEKONA奶泡机 电动打奶泡器搅拌器全自动打奶器奶泡打发器」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于我个人而言,体验真的很棒,强烈推荐给大家试试看,但这真的不是广告,只是我感觉用的很不错而已。
朋友给了个微信读书的会员兑换码,尝试去兑换,找了大半天才找到,实在是太隐蔽了。
兑换会员的正确姿势:
1.打开iOS版微信读书APP
2.点击Tab“我”
3.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
4.拖动到最底下的“帮助&反馈”
5.点击最底下的“意见反馈”
6.发送你的会员兑换码
7.点击兑换链接即可
找遍了大半个深圳终于被我找到这个小火车玩具了,吃了75次寿司郎,攒地6666积分,终于派上用场了,提前给自己买儿童节礼物,开心🥳
外观:深红色,跟山楂糕的颜色一样,气泡难消散。
闻香:淡淡的核果酸
口感:沙口感中弱。
味道:前段是核果酸,山楂番石榴的感觉,中尾段是橡木桶和酒花的味道。
总结:平平淡淡的水果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存放时间太久(2023年),还是因为喝太多尖货了,没啥内心的波动,感觉马马虎虎吧,
Untapped:https://untp.beer/439599cf9f
外观:金黄色,气泡易消散。
闻香:淡淡的麦芽香,甜香甜香的。
口感:沙口感强。
味道:淡淡的麦芽味接着是酒花的苦香,最后是麦芽的甜香味,没有那么干,但很顺口。度数4.6度,很快就消散了。虽然首站是南面的西贡,但喝的却是北面的啤酒,甚是有趣。
Untapped:https://untp.beer/Az8GQ
PS:越南航空的座位间隔太短了,我190的身高坐着特别憋屈,身材高大的别考虑越南航空,太辛苦了😫。
后面也喝了南越的西贡啤酒,各有特色,也很好喝,西贡啤酒强调酒花味偏干偏苦,河内会偏甜,麦芽味和米味,比较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