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深红色,气泡稀疏易消散。
闻香:浆果树莓,桶味
口感:沙口感弱
味道:前段是浆果类水果的酸,尾段有点酒花的涩感,但很快就消散了。
总结:很橙湾的味道,从头酸到尾,然后就没有别的味道了,度数不低8.1度,但178的价格,真的不如去喝醋,这支酒不推荐。
(虽然李哥说这这次的风格是兴趣使然,但上升空间真的挺大的,手头上还有一瓶,想要的可以找我拿)
Untapped:https://untp.beer/bdc887a780
做人咧,最紧要系开心🥳
外观:深红色,气泡稀疏易消散。
闻香:浆果树莓,桶味
口感:沙口感弱
味道:前段是浆果类水果的酸,尾段有点酒花的涩感,但很快就消散了。
总结:很橙湾的味道,从头酸到尾,然后就没有别的味道了,度数不低8.1度,但178的价格,真的不如去喝醋,这支酒不推荐。
(虽然李哥说这这次的风格是兴趣使然,但上升空间真的挺大的,手头上还有一瓶,想要的可以找我拿)
Untapped:https://untp.beer/bdc887a780
最近抖音和小红书都在吹Sapporo和Yebisu,协会群里面也有几个老板在炒这个酒,于是自己去买了两排回来尝尝味,但是没喝出好喝的点在哪。
Sapporo黑标放大米已经是行业基操了,怎么连玉米淀粉都要加上,真够抠门的。Yebisu虽然是全麦芽,但也就是更加醇厚一点,不过不对比着喝也喝不出来。
对比着喝,能喝出来Sapporo应该是标榜苦味酒花的,只是我对此感觉马马虎虎,啤酒弄的这么苦,跟喝黄连水一样,以后再也不买了。平衡度还是三得利的万志好一点,香、醇、苦都很均衡,价格也算合理。
早上回味了一下,感觉这就是一场商业营销罢了,厂家造势,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去凑热闹。但实际喝起来其实也没跟本土酒厂拉出特别大的差距,特别是上次去喝过珠江啤酒的雪堡啤酒后,就愈发坚定我这个想法。咱们酿的大米啤和德式小麦啤酒一点都不比别人的差。
朋友最近去日本旅游,知道我钟爱啤酒,遂帮忙背了一罐三得利的大师之梦回来,作为手信赠予我,十分感谢朋友的关照。
外观:粽黄色,气泡绵密难消散。
闻香:淡淡的啤酒花的味道,无其他杂味。
口感:沙口感中弱。
味道:前段是小麦啤酒的麦香,接着是啤酒花的花香,收口是啤酒花的苦香。
总结:回归本源,纯粹的小麦啤酒,一点大米都不放,清爽干净。只可惜这么简单纯粹无科技的啤酒,现在都要被冠以“大师之梦”了,真够讽刺的。
Untapped:https://untp.beer/4jNpQ
PS:喝完才发现原来香港就有得卖,白背了😂
上一次的好物分享,还是3年前准备入职的时候。米家咖啡机陪我在深圳度过了3年,不过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被我发现了一个很不爽的地方。那就是胶囊咖啡机的通病,单次冲煮的咖啡液太少了,加牛奶的时候,很容易加太多奶,导致咖啡味都被冲淡了,始终不够外面卖的好喝。
最近在刷淘宝的信息流的时候,偶然被推送了这个商品,想着200多块钱也不贵,就买了个来试试看。没想到竟意料之外的好用,同时也间接解决了咖啡液与牛奶配比的痛点。
我归结下来的四个原因是:
这一点完美的解决了我的咖啡液与牛奶配比不平衡的问题,胶囊咖啡机的Espresso档是40ml,奶泡缸最少的刻度线是100ml,每次使用的时候,因为会有很多奶泡和一点点的牛奶,所以能稳定的将,咖啡液和牛奶的配比控制在1:2-1:3之间,刚好达到,即有牛奶的醇厚,也有咖啡香味的平衡点。
加热后的牛奶会更容易打发出奶泡,同时牛奶的醇香也会被激发出来,咖啡始终还得是热的比较好喝。虽然说牛奶可以依靠微波炉简单加热,也可以做到同一件事。但是全都集成在一块,懒人化的体验会更加舒服。
想象一个场景,你早上起床的时候,睡眼惺忪,脑袋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你只要从冰箱里掏出牛奶,倒到奶缸里,按动加热&搅拌的按钮,接着你就可以让机器自动运转,你自己只要去刷牙洗脸即可。弄完出来的时候,你再用胶囊机,做一杯Espresso,此时,温热的奶泡刚刚做好,你只要把奶泡倒进咖啡杯里,即可得到一杯媲美外卖咖啡店的拿铁。那是多爽的一件事啊,让自己在艰辛的工作中,找到一些内心的慰藉。
奶泡机的工作原理,超级简单。加热部分其实就是通过电加热板,使得奶缸升温。奶泡则是通过磁力搅拌,把空气打发到牛奶里面实现的。(跟外面咖啡店的意式咖啡机,原理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奶泡机只是效率比较低,比不上意式咖啡机,无法商用而已)
清洗的时候,因为奶缸和加热器是分离的,加热器基本不用清洁,实在是脏了,就拿块湿抹布擦一下就可以了。奶缸则是用清水冲洗,搭配百洁布擦一下杯底即可,几乎无工作量,临出门前,简单处理一下即可。
这个自带加热的奶泡机,居然只要210元,即可包邮到家。奶缸的做工不错,倒角做的很圆润,很有质感。相较之下,雀巢官方的600元,性价比立竿见影。
【淘宝】209+人已下单 https://e.tb.cn/h.hamhotwW9jQEk2B 「CAFEDEKONA奶泡机 电动打奶泡器搅拌器全自动打奶器奶泡打发器」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于我个人而言,体验真的很棒,强烈推荐给大家试试看,但这真的不是广告,只是我感觉用的很不错而已。
朋友给了个微信读书的会员兑换码,尝试去兑换,找了大半天才找到,实在是太隐蔽了。
兑换会员的正确姿势:
1.打开iOS版微信读书APP
2.点击Tab“我”
3.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
4.拖动到最底下的“帮助&反馈”
5.点击最底下的“意见反馈”
6.发送你的会员兑换码
7.点击兑换链接即可
找遍了大半个深圳终于被我找到这个小火车玩具了,吃了75次寿司郎,攒地6666积分,终于派上用场了,提前给自己买儿童节礼物,开心🥳
外观:深红色,跟山楂糕的颜色一样,气泡难消散。
闻香:淡淡的核果酸
口感:沙口感中弱。
味道:前段是核果酸,山楂番石榴的感觉,中尾段是橡木桶和酒花的味道。
总结:平平淡淡的水果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存放时间太久(2023年),还是因为喝太多尖货了,没啥内心的波动,感觉马马虎虎吧,
Untapped:https://untp.beer/439599cf9f
外观:金黄色,气泡易消散。
闻香:淡淡的麦芽香,甜香甜香的。
口感:沙口感强。
味道:淡淡的麦芽味接着是酒花的苦香,最后是麦芽的甜香味,没有那么干,但很顺口。度数4.6度,很快就消散了。虽然首站是南面的西贡,但喝的却是北面的啤酒,甚是有趣。
Untapped:https://untp.beer/Az8GQ
PS:越南航空的座位间隔太短了,我190的身高坐着特别憋屈,身材高大的别考虑越南航空,太辛苦了😫。
后面也喝了南越的西贡啤酒,各有特色,也很好喝,西贡啤酒强调酒花味偏干偏苦,河内会偏甜,麦芽味和米味,比较清爽。
外观:金黄色,起泡难消散。
闻香:淡淡的木桶味,微微的酸感,类似树莓的感觉,回温后会有酒花的苦香味。
口感:沙口感强。
味道:前段是明亮的水果酸,柠檬、柑橘;中段是厚重的麦芽味;最后有一股糯米的味道。
总结:比之前喝到的橙湾要更好喝,中段的厚重的麦芽风味很好的承接住了酸味,不至于因为太水,导致过分的尖酸,搭配奶油洋葱味的乐事薯片刚刚好。就是不知道为啥收口还是会有一种糯米的味道,但配料表上是没有放大米的。快团团137入手,有货的话,可以买来尝尝。
Untapped:https://untp.beer/myEDM
去年十一去了一趟青岛玩,参观了心心念念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喝上了最新鲜的青岛啤酒。回来后,仍意犹未尽,所以萌生了去参观珠江啤酒厂的的念头,但是很可惜。珠江啤酒自从2022年之后就闭馆了,后面也没有恢复对散客开放,因此无奈搁置这个计划。
但是14号等流水线编译的摸鱼间隙,珠啤博物馆突然发公告,招募一批酒友来参观,遂立即报名,预订了这个行程。
19号下午15点,准时赴约参观珠江啤酒博物馆。老实说,这个博物馆确实是得翻新一下了,外墙的彩色玻璃感觉特别脏,朦了厚厚的一层灰,跟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外观还是有点差距的。
说是20人成团,但实际到场其实就12个人,宣传力度还是不怎么行。不过,人少也让这趟旅程变得非常好,大家素质都很高,玩得很开心。50块钱可以有馆长亲自导览+啤酒畅饮已经捡到宝了!
开场是让大家看了一部纪录片,介绍啤酒文化和珠江啤酒的历史,画风实在有点过于古早了,充斥着老年审美,能看出来博物馆真的很久都没有更新过宣传物料了,有点落后于时代发展了。
这部分主要是博物馆的馆长,带着大家在展示层逛了一圈,介绍了一下啤酒的发展史,分享了酒厂的发展史。不过感觉古代历史部分有点强行加戏,毕竟作为一家1985年才投产的近现代酒厂,实在没特别多历史可讲。但是近现代的发展史以及酒厂的工艺补充介绍倒是会比青岛啤酒厂来的全面,能让人感觉到是在干实事的。
珠江啤酒其实也是挺时髦的,产品线比较多元,推出过几款比较时髦风格的啤酒,不过之前国内的啤酒文化,始终是水啤为主流,普通消费者的感知不强。不来参观,我都不知道市面上这几款啤酒的差别是啥。
前面的参观只能说不过不失,没啥印象深刻的部分,但是啤酒的质量却是超出预期的。
原来位于琶醍的老珠江啤酒厂的生产车间和灌装车间,大部分已经迁移至南沙的万顷沙了,老车间仅保留了一条月产50吨的“小”产线,用于在供给市区内的酒吧使用。(说老实话,很多精酿厂一个月都做不到10吨,这条小产线真的不小了)
据介绍,当日试饮的啤酒都是13点刚刚从生产车间新鲜接出来的原浆,我们参观结束是16点30分,新鲜程度可见一斑。啤酒全程都保持在1度的适饮温度,每一杯到手的啤酒都是冷冰冰的。参观完口渴的不行,来一杯清爽的啤酒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周六一共试饮了三款酒,从左到右分别是黄啤、德式小麦和IPA。零售价格330ml的话可以做到10-15块,价格还是不错的,而且作为广州的本土大厂,能有这个水平,我也挺满足的了。
外观:淡黄色偏白,气泡难消散。
闻香:浓烈酒花味。
口感:沙口感中弱。
味道:前段,淡淡的酒花苦味,接着是淡淡的米味,回口有点发酸。
总结:简单清爽的拉格啤酒 ,虽然酒花味浓烈,但完全不苦,因为放了大米的缘故,喝起来麦香味不足,更多是一股米饭的味道。
外观:淡黄色偏白,气泡难消散。
闻香:浓烈麦香味。
口感:沙口感中弱。
味道:前段,强烈的麦香味,接着是啤酒花味,收口发干。
总结:对比着喝,能立刻喝出来大麦含量的差异,德式小麦是100%大麦,黄啤是放了35%的大米的,纯度完全不一样。但因为酒花量不足,喝起来的香味稍差。德式小麦的麦香味过浓,把啤酒花味都覆盖了。反而不及皮尔森平衡,皮尔森轻盈的酒体+啤酒花的香味的点缀,喝起来负担没那么重。
外观:深黄色,气泡难消散。
闻香:浓烈西楚酒花味。
口感:沙口感中弱。
味道:前段,浓烈的热带水果味,中段是麦香味,尾段收口有点酸。
总结:非常克制的IPA,啤酒花的浓度相较其他酒厂的IPA有所收敛,只是一点点苦,接着就是麦香味了,较容易被大众接受。我更喜欢珠江啤酒的IPA,喝起来很收敛,不会像现在的一些小厂,两倍、三倍的酒花干投,喝到最后成了喝酒花水,香到发腻。珠啤的IPA,整体非常干净,就是西楚的水果香、麦香,简简单单无狠活。
之前去青岛的时候,青岛一厂的酒厂酒吧有卖啤酒拼盘,但是它们酿的IPA氧化太严重了,喝起来一股糖浆味,特别奇怪,难喝的不行。
小团有小团的好,一边喝还能一边跟酒厂的直接负责人聊天,可以了解到更多平日了解不到的咨询,令人满意。就比如第二季度的时候,珠江啤酒的官方酒吧就要开业了,到时候散客就可以直接买到新鲜的原浆啤酒了,令人期待。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珠啤的啤酒试饮跟青岛啤酒博物馆的是一样的,每人就只能喝两小杯。没想到居然给大家准备了30L的原浆畅喝,可惜的是,虽然有12个团友,但喝到最后实际就只有包含我在内的四个啤酒酒友在狂喝。(实在是太好喝了,而且千载难逢,不想错过这个50块钱啤酒喝到饱的机会)
临走前,我还打包了1.5L的IPA原浆回家分享,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果然只要够新鲜,什么啤酒都好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