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碎碎念] Vision Pro体验小结

周二健身的时候在小红书上看到深圳坪洲有个老板开了个VisionPro体验店,正好在小红书上宣传,试营业期间39元玩一个小时,趁着周六调休有空,赶紧去体验了一把,只能说VisionPro属实有点拉,体验后瞬间就打消了我购买VisionPro的想法了。接下来我会我一个小时的简短体验后的收获娓娓道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缺点

VisionPro在目前这个时点下,其实还是有几个亟待解决的缺点,不把这几个缺点解决掉,我认为是不会有大量消费者来消费的。Pico和Quest可能是60/100的水平,VisionPro顶多也就是70/100,距离真的好用还差着一大截呢。

重量太重

不得不说,VisionPro的铝合金机身和多曲面玻璃外壳,拿在手上端详的时候是真的漂亮极了,非常有质感。但伴随的代价就是过重导致的强力坠头感。刚开始体验的时候,老板给我体验的是默认的松紧带版。官网查的官方名字是:Solo Knit Band。

松紧带的设计,在佩戴的时候体验感很好,套到头上之后只要靠右侧的旋钮就可以很轻松的将机器的面罩固定到脑门上。但是VisionPro的重量实在是太重了,大幅度活动后,松紧带很容易松垮,导致眼动追踪失灵。苹果应该也是一早就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在松紧带变松导致眼动追踪异常的时候,会有一个Toast提示用户需要重新紧固松紧带,这个体验实在算不上好。

后面因为多次调整,导致眼动追踪漂移到无法正常使用了,找老板帮忙重设追踪的时候,帮忙换成了绑头的头带后,体验明显提升了不少,没这么坠头了,而且眼动追踪也没有再漂移了。官方的名字是:Dual Loop Band。

FOV角度小

VisionPro的FOV说不上是行业第一梯队,角度偏小,总是像上图一样,像是正在用一个双筒望远镜朝外界望出去一样,周围是一个大黑边,只有中心是能看到内容的。在玩游戏或者看电影的时候其实感觉还好,注意力不是那么的分散,但是使用VisionPro看真实环境的时候就会很出戏,会导致沉浸感立刻荡然无存。

内容生态匮乏+Killer Apps的缺席

不过对于第一代产品来说,重量中和FOV小其实都能勉强接受。最直接影响我的购买决策的缘由,就是内容生态的匮乏和Killer Apps的缺席。真正体验好的其实就只有官方在Apple TV中提供的Demo视频以及官方提供的恐龙交互Demo。

虽然在VisionPro中,用户可以把电影和电视剧,投射到了一个虚拟屏幕上,模拟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但无论是Pico还是Quest Pro都是能做到的,这里的就完全没有跟对手拉开差距。App Store中的第三方软件,大多数是一些基于Swift UI开发的APP,借助SwiftUI跨平台的能力,直接平移到Vision Pro并没有提供更多独特的体验。即使有专门适配,看起来也是偏向实验性质的。比如淘宝和得物就分别支持了部份货品的3D模型展示。但个人认为这更多是淘宝平台的短期推广行为,我不相信会有很多商家会跟进平台,给自家的商品提供3D模型预览,要是真的这么积极,我们早就应该能够在手淘APP上看到了这些内容才对。还有App Store中也有提供许多为VisionPro做的游戏,不过基本都是小游戏,比如水果忍者,音游等,还没有出现死亡搁浅这种3A级大作。不过按照苹果玩了10年的Metal,才勉强让古墓丽影和死亡搁浅上架Mac平台的逼尿性来看,指望在VisionPro里玩游戏,属实是痴人说梦,不值得期待。

体验到最后就会发现,VisionPro就跟iPad的定位一样尴尬。苹果总是猛吹iPad多么有生产力,实际上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伤害0.5,iPad能做到的Mac也能做到,Mac能做到的iPad不一定能做到。VisionPro也是处于一样的困境,究竟VisionPro有什么特殊竞争力,使得人们可以舍弃手机,而必须选择头显呢?说实话,我是完全没有体验出来的。根本就没有革命性的体验提升,即使内透延时做的再低,眼动跟踪手部跟踪做的再好,没有内容的支撑,没有革命性的体验提升,VisionPro就只会是一个奢侈版的VR眼镜罢了,跟Pico也没有什么区别。

优点

尽管VisionPro在现阶段下的内容体验没有跟其他厂商拉开明显差距,但是在一些使用体验上确实是要优于其他家的。VisionPro的体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只是我个人认为这些体验的提升,还不足以达成质变,让普通消费者购买而已。

内透延迟低

就跟之前各大UP主分享的一样,内透的屏幕素质极高。帧率非常高,亮度非常高,应用锐利度非常高。戴上后,如果不是因为FOV小导致的望远镜视角,不然是完全感知不到这是通过视频采集后输出的画面。各种操作都非常跟手,手指之间的操作都是非常符合直觉的,没有让人感到延迟。摄像头之间完全没有没有畸变,跟肉眼望世界基本是一样的,这个体验真的很牛逼。看AppleWatch或者手机上的文字其实问题也不大,我甚至都能操作手机给自己拍了一张自拍。

目前通过内透观察环境的时候,会感觉环境有点模糊。一开始我以为是屏幕素质的问题,但是后面投射出来的App锐利度又是非常高的,让人感觉不到模糊。我猜测可能是由于算力的桎梏,为了达成帧率高延迟低的高优先级,所以舍弃掉了高清晰度。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取舍我也能理解。不过现在VisionPro上的还是M2,下一代估计就能改进的了。

后面我去搜了一下VisionPro的Tech Spec,其实VisionPro上还配备了闪烁传感器,能够识别出当前环境的高频闪烁,方便校准外部的摄像头帧率,避免出现水波纹,这个小细节的优化真的是润物细无声。

追踪算法的精度,令人惊叹

这次VisionPro主打的操作方式是眼动+手势,得益于位于双眼前的红外补光灯+4颗红外摄像头,眼动追踪效果非常好,在使用绑头式头带的时候几乎就没有过漂移的出现,看哪里就打哪里,指向精准度非常高,即使是四个并排放置的Icon Tab都能够精准选中。

借助外部的10个多指向摄像头+激光雷达,空间定位和手势识别同样的让人惊叹。在使用左手部份遮挡右手的时候,拖拉动作依然能够被预判到,宽容度非常高。得益于激光雷达,VisionPro中的抠像能力非常彪悍,多手势重叠的时候,几乎都能够将手与虚拟内容区隔开。而这也使得手在虚拟世界中的前后关系非常准确,用户是能够直接知道与虚拟内容的关系。另外我也尝试了VisionPro上的虚拟键盘,可用度非常高,手放上去的时候能够非常准确的敲中虚拟世界中的虚拟键盘。不过由于敲击后只有视觉上的反馈,所以敲久了,会让人觉得很累,使用起来很奇怪。我其实还是倾向于语音输入或者使用实体键盘。

我还在AppleTV中体验了官方提供的视频Demo,空间定位真的非常牛逼,能很明确的感知到前后左右的关系,左右转头的时候,能够明确听出来音源在空间中的方位。即使TV App内的其他剧集也是一样能够体验到的。

下一步?

其实到这一Part的时候,我的一小时体验就分享完了,接着我想在这里写一下我对于VisionPro的一些个人想法,不一定对,但希望能够拎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帮助我对头显的发展,有一个更准确和更清晰的理解。

重量

VP下一代产品肯定是要把铝合金边框、外部的多曲面玻璃、显示屏去掉的,前两者对于使用者的体验来说,负面收益远大于正面受益,除了好看一无是处。换成跟轻量化的材料会是正道(铝镁合金+塑料机身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外显实用意义不强,起码现阶段除了能够展示用户的双眼外,没看到啥特殊的用途,把这个显示屏去掉,减重十几克,带来体验上的收益远大于情绪价值带来的收益。说实话,大家对于头显这事本来就是心理预期的,我想没人会觉得戴个头显会有多恐怖吧?顶多就是觉得很奇怪而已,但远远达不到恐惧的程度。

资源

VisionPro可能存在的一个优势是能够提供多角度+互动+沉浸感更强的直播内容。看官方的演示视频中,貌似足球比赛和MLB都是会有VisionPro的专用视角直播的,但是在TV App中只能看到2023年的MLB年度总结,不太好确定是直播还是录播,不过体验确实是独一无二的。TickTok上还有人在吹F1多角度的赛事直播APP会是Killer Apps,在这个APP中,用户可以多角度观看F1赛车在跑道上驰骋的同时,还能通过虚拟地图以上帝视角来观察整个比赛的局势。多推动上市地区市场拥抱这种全景内容的制作,否则流媒体体验跟不上,就会倒逼用户放弃使用头显,回归到最原始的手机或者平板上。

Extra

空间照片和空间视频

我还试了一下之前说的挺神奇的空间照片和空间视频,说实话就是在普通的全景照片和全景视频上加了个小窗遮罩。预览照片或视频的时候。会让使用者透过这个小窗来看一张远处的图片或视频,让使用者产生错觉,以为一张平面的照片产生了时差,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了。但实际上这些内容都在拍摄瞬间被如实的记录到了照片上,你只是被苹果的障眼法给骗了。

体验店

虽然不适合购入,但是画个100多体验一下还是不错的。如果您恰巧是在深圳的话,可以去这家体验店试试看,跟老板说是小红书来的,半个小时体验价只要39元,我那天去人不多,老板给我玩了一个多小时也只收了我39元,还挺公道的,而且这家店的老板有买近视镜的配件,近视的人也能玩。

位置:坪洲地铁站A口 轻铁西花园四巷9号。

小声吐槽一句,少数派的线下店是真的把派友当韭菜割啊。非会员99元玩半个小时,会员88元玩半个小时,而且还没有近视配件,如果跟我一样是近视眼的话,就完全玩不了。

总结

VisionPro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只能说是一个体验稍微好那么一丢丢的头显产品,但为之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即使在中国大陆上市,也肯定是无法挽回其初代产品的颓势,目前来看只能是继续观望其发展,初代产品是不适合普通消费者购买的。

作者: 7gugu

I'm a phper!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